六点半的电影,因为下午太累有一点不想去看,票在出票群里来回发了好几次也没有人理会,于是依旧赴约。总的来说,是一部非常非常让人惊喜的电影,那些不时涌起的感动,让我暗自窃喜自己还是来了影院。不得不说,影片开始前我都没有对他有太大信心,搜寻网上一大堆不太理想的甚至是劝退的评论或许也是动摇我的原因之一。但是,正如导演所说,做一部让人感动而不落泪的电影,或许真的达到了他的目的。朴素的镜头、真实的场景、暗自涌动的情感,同影院里不时响起的哽咽声、笑声和掌声一起,成为了我在黑幕落下也能依旧回味的点点滴滴。简单的叙事和情节让电影能够在情感、人物上更细致地刻画(此处批评abac),虽然也许有人会觉得太过平静,但这种平静、安宁,再带上点陕北人民特有的淳朴和善良,成为最近最让我满意的院线片之一。也希望影院多多排片!
没想到这竟然是今年二月上映的电影了,要不是百讲放映还不知道,宣发规模感觉还比不上隐入尘烟qwq之前也看过一些公路片,比如戴老师导赏的中央车站,无依之地。看这部的时候真的时时想起中央车站,同样是两个差了辈分的人的寻父之旅以及两个受伤心灵的治愈之旅,中央车站中两个人流动的关系亦友亦情侣,这部里两个人的关系明显更偏父子一点。虽然差不多从剧情走向就能猜中八九不离十的结局,不过还是会感动于导演真诚的叙事,摄影以浩渺黄土地为背景让人更加能感受到那种善良小人物的无奈心酸感。一想到这样的群体绝对不占少数,反而是这片土地上的绝大多数,而且是发不出声音的绝大多数,就感到很可悲可叹…相比之下我的生活还是足够幸福了不是么,真切感受到了要珍惜拥有的社会资源,多多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也尽量想办法反哺让世界变好一点点吧
结构工整到近乎老套,一首一尾的奔跑和庙会像极了《中央车站》。但嵌入在我们的城市化进程,是值得作为时代见证的好作品。其实影片在残酷的设定之外,还是多少有些痴妄和理想。可谁又忍心苛责?没有被挖土机轰隆隆推过去的土地上,千家万户的灯火里,牵着连到这里那里千丝万缕的爱意。怎能不希望在这片土地上长大,又到纷杂城市中跑生活的人儿,能带着草莽义气,逢凶化吉,治愈伤口,并点燃开启新生活的希望?是陌生的他们,是父母辈祖辈,也是我们啊!开场拍遗照就开始哭(因为太有代入感),至可怜巴巴的娃儿哭着喊着说“他们不亲我我不要回去”(也太有代入感),再到苟叔终于大笑……反倒是揭示真相时,眼泪已流不出来。其实结尾有点用力过猛。周末要给奶奶打个电话,再问问外婆好不好,真想那些有沙土有小河的土地。 2023.03.31 百讲
本精神陕北人狠狠爱了。真的很喜欢这个故事。多希望毛豆和苟叔能够互相治愈一生啊。主创团队真的把「真诚」二字诠释到了极致。导演的语气和神态都是那么地诚挚、谦和,不管是豆瓣上的导演阐述还是现场的肺腑之言,字字句句都透露着对影像、对故事的呕心沥血与热爱景仰。纪录片出身的视听语言都是那样的独特,我真的很能get用纪实风格来拍虚构写作。它在选题上有些类似《隐入尘烟》,但后者是创作者的旁观与悲悯,而本片是深入骨髓的扎根与共度,或者说,它本身就是写了这群电影人。这部电影、这个团队同样是黄土高原上的一份热烈灵魂。文艺片注定是孤独的,创作之艰难,上映之心酸,不计其数,但每一部文艺片都会得到它的专属影迷,每一个喜欢它的观众都会和主创心灵共鸣,所以我们都不孤独。希望有越来越多优秀的文艺片能被更多人看到。
小成本电影,肉眼可见的没钱,如果再有点钱的话肯定会更好,视听上已经做到可以做到的最好了,故事平淡一些,但贵在情感充沛,这样的一部电影,就像导演把一腔热血洒在你面前,实在不忍再去苛责。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发展过程必然要付出的代价,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只能把孩子留在老家,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老人们又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照顾孩子,导致大量的孩子其实处于没有监护人的状态,这些问题不是一部电影解决的,也不是一年两年能解决的,但是有人愿意把这些问题拍出来,并且还拍的不错,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本片能进行发行放映就已经成功了。
本来想说,这部电影里有很多细节,和伤痕文学不一样,不是为了呈现丑恶,不是为了俯视贫困,不是为了消费苦难,结果看导演自己在影评里说,「博君一乐。为了最终跟观众见面,第二年补拍了一些人物增加了一些情节。不再解释。也算是跟深度影迷开一个会心的玩笑吧。」呵呵,还是藏不住的自由主义文艺批。你看到了贫困,然后呢?你拍个电影,就把贫困拍没了?是全国 300 多万名一线的扶贫干部在做事,其中光荣牺牲的有 1800 人。你干什么了?你就拍了部电影,看把你委屈的。如果实在委屈,可以不拍。
货车司机苟仁(惠王军 饰)唯一的儿子因病夭折。苟仁认定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害儿子身亡,满腔悲愤踏上寻仇之路,途中却偶遇“熊孩子”毛豆(白泽泽 饰)。没了亲人的毛豆一心想找到在外打工的爸爸,撒泼打滚“大闹货车”。为了索要货物赔偿,苟仁只得带毛豆上路,二人踏上了一段啼笑皆非的寻亲之旅。
“熊孩子”闯祸不断,“熊大人”也一路惹是生非;在这个格外寒冷的冬天,一大一小同嬉笑,共患难,两个孤苦无依的灵魂渐渐靠近。
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 最佳影片(提名)白志强
复制下载地址成功!
复制地址失败!!!,请您长按链接地址,手动复制